嘉宾简介:
胡俊修,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,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湖北省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拔尖人才、中共宜昌市委宣讲团成员;中央电视台《法律讲堂》(文史版)主讲“嘉宾”;中国城市史学会理事、湖北省国学研究会理事;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六项:在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版、《中共党史研究》、、《新华文摘》等重要报刊发表、转载论文50余篇,出版专著3部;获湖北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;在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湖北讲座300余场,反映良好。
探寻苍凉之美,如同漫步在深秋的黄叶之中,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痕迹上,感受着那份沉静而深邃的韵味。而解读人性之谜,则像是潜入幽暗的深海,探寻那隐藏在波涛之下的复杂与多变,每一次的深入都让人惊叹于生命的奇妙与复杂。6月6日晚上,名师课堂办公室有幸邀请到胡俊修教授莅临我校大讲堂,于青未了剧场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《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品读》的主题讲座。
讲座伊始,胡教授首先为同学们分享了一个视频,从而揭开了民国才女张爱玲充满矛盾与挑战,华美而孤傲的一生。“因为爱过,所以悲慈;因为懂得,所以宽容”。许多句话我们或许都听说过。作为大众文化名人,黄子平曾评价张爱玲作品“五四主流文学史上,张爱玲无处安放”。胡教授指出张爱玲的风格注重找寻现代主义,更加重视女性感官。这些或许都与她的人生经历有些关系。
在讲座中,胡教授对张爱玲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详细讲述。由于父爱母爱与金钱的缺失、爱情的失败以及凄凉的晚境,使其作品像是再写一个故事,又像是在对现实进行回答。自身的经历使其遗世而独立,无法取悦自己。正如许子东在《现代文学课》中提到的那样,张爱玲晚年凄惨的离世是有一定道理的,生活上、精神上似乎都“无家可归”。取悦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因此,胡教授告诉同学们身为当代青年,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,更好的享受生活,从而去追求真正的快乐与满足。
人生中,爱与死亡或许是两大永恒主题。因为爱情,才有了永恒的经典诗歌。胡教授向同学们分析了诗经的一些古诗,展现了其中的血气方刚、山河远阔、人间烟火等等。但传唱至今仍深深打动我们的,还是因为爱情。张爱玲的经历如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:幸福的童年,治愈一生;不幸的童年,用一生治愈。对此,胡教授讲到爱是一种需要,爱情体验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。人们结伴同行比遗世独立更具有安全感。
最后,胡教授告诉同学们不远的将来,我们也将为人父为人母。因此,我们也应在爱自己的同时,爱自己的宝贝,让它们在生命之初,收到稳稳地幸福。讲座内容讲述之后,胡教授邀请同学进行感受分享,并将书法“以梦为马”这四个字送给了他。身为当代青年,我们要拥有格局观和方向感,从而在人生之路中走的更远。
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,更是同学们心灵的一次洗礼。就让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,再次共同走进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世界,让他们的智慧与才情在我们心中永驻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,创造出独属我们自己的伟大成就!
供稿:名师课堂办公室
撰稿:孙小犇
摄影:杜俊业
编辑:李昕豪
审核:韩仪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