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宾简介:
刘宝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,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在西方文学理论、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造诣颇深。主持及参与各级社科课题多项,发表学术论文及学术译文40余篇。
著名诗人雪莱曾有言:“伟大的诗篇即是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泉。”相信每个人心中对于诗歌都有自己的憧憬与想象。但诗歌与我们间依然隔着层层面纱,我们该如何揭开这神秘的面纱,又如何在诗歌中汲取智慧与欢欣之泉呢?11月27日下午,名师课堂办公室有幸请到了刘宝教授做客泰山大讲堂,于青未了剧场与我们一起分享——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诗歌创作”。
讲座伊始,刘宝教授先以中国诗词中的浪漫为切入点提出:何为中国的浪漫主义?讲到这里,刘宝教授向大家发出提问,同学们积极地用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表达何为浪漫主义。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“问世间,情为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”“入我相思门,知我相思苦,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”“深知身在情长在,怅望江头江水声”“明月不谙离恨苦,斜光到晓穿朱户”“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”……听到同学们的答案,刘宝教授夸赞道同学们的诗词储备很丰富。
唐代三李、尾生抱柱、纳兰性德、屈原与《离骚》……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代表,刘宝教授结合这几位诗人的经历以及对他们生平的介绍,总结出中国浪漫主义的特点。刘宝教授说:“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特点就是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,追求自由和独立,崇尚自然和神话,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。”诗词是一个特殊的载体,它承载了诗人的寄托,又在后人的注释赏析中加入自己的思想,做出另外一种解读方式,经过不同人的解读,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悟。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诗词。因为,它本来就是一种“美”。诗词的语言,诗词的韵味,诗词的情感,都能带领我们走进中式美学,领略中式浪漫。
由中国的浪漫主义到西方的浪漫主义,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。刘宝教授讲述到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,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,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。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,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,所以浪漫主义应运而生。刘宝教授如是说:“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同于法国大革命产生的浪漫主义,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,为什么有消极浪漫主义,这也就是英国浪漫主义分支的特点。”
英国浪漫主义特点: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,以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。源远流长,犹如小河流水,潺潺不断,历时达150年之久。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。刘宝教授重点给我们介绍了罗伯特·彭斯的《一朵红红的玫瑰》和《友谊地久天长》,从罗伯特·彭斯的文学经历中,我们理解到在贫穷的环境下,个人对浪漫主义的向往会将诗歌推向高峰。英国浪漫主义追求简洁朴素的风格,厌恶粉饰真实,强调诗歌创作最要紧的是把握素材的真实来源,即“在静谧中找回情感”。
也许,我们的人生之中本没有什么浪漫可言。但是,如果要是我们可以用一双欣赏的眼睛去看待这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。那么,所有的平凡也便在转瞬之间渲染上了不凡的光彩。所以,浪漫根本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稀缺之物。我们的身边便充满了浪漫,问题只在于,你是否能够将它发现。
在温暖的阳春,每一朵野花都欢快地绽放出自己那娇艳的笑颜。夏日的黄昏,晚风同夕阳显得是那样相得益彰,好似一幅风格优雅的油画。每一株嫩芽破土而出,都蕴藏着一首生命的史诗;每一片秋叶暗自凋零,都满怀着对于世界的留恋。只要,你愿意去观察、去体悟。那么,这自然世界之中的一切,便会在你的面前绽放处耀眼夺目的美好色彩。
供稿|名师课堂办公室
撰稿|高雨婷
摄影|杨清彭